保安业发展的新方向
2011-09-18 23:04:58 来源: admin 点击数:
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保安业产生,发展的深层次背景。一是经济结构多元化,二是私人财产的大量积累;导致社会安全需求增加。1,利益群体增加导致安全需求主体增加,2,犯罪的增加导致安全需求市场的增加。
(一)保安服务业对从业人员需求的分析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保安服务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时期。作为一支重要社会安全防范力量,保安服务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治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公安工作实施警务前移、警力下沉,大力加强农村和社区警务战略后,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日趋突出。同时,在社会治安防范工作中,保安组织具有辐射面广、全天候防范等得天独厚优势。因此,加强保安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保安服务业,不仅可以有效弥补警力不足的矛盾,而且将有利于健全完善社会安全防范体系,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保安服务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保安服务工作涉及守卫、巡逻、押运、技术防范、消防、安全咨询等诸多方面,需要各种专门人才。2000年以来,全国保安队伍发展迅速,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尤其是现行保安管理政策调整后,将有一、二百万自建保安组织从业人员纳入监管,接受职业培训。预计到2010年,全国保安队伍将发展到500万人。保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为社会提供数百万就业岗位。
3.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类保安人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财富的积聚,对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国外来看,1995年美国人口不到2亿、国内生产总值为72650亿美元时,各类保安从业人员为210万人。从国内来看,2005年,我国人口为13亿人,国内生产总值为182321亿元人民币,约合22790亿美元,保安人员约100万人,且多为传统的"看家护院"型,难以满足奔向小康的人民群众的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安全需求。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所需的较高素质的专业保安人员十分紧缺,仅北京2008年奥运会就缺少3万名专业保安人员,其中需要取得安检资格的保安员近5000名。因此,我国的保安服务业不但需要扩大规模,更需要增加服务种类,提高技术含量,培养各类保安人才。
4.保安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量保安人才
近年来,在保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保安队伍青年人居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复转军人居多,加之保安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等原因,保安服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专门人才紧缺的问题日趋突出,满足不了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安全服务需求,影响了保安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养培训保安专业紧缺人才的任务十分紧迫。
(二)保安从业人员的现状
就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状况而言,城镇劳动者2.6亿人,其中技能型劳动者占32.9%,初级工占43%,中级工占36%,高级工占17%,技师、高级技师占4%;农民工1.2亿,其中受过初中以下教育的占87.3%,受过培训并获得证书的占18.5%,获得专业职称的占2.4%。由于我国保安服务业起步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职业化程度不高、薪酬偏低,所要求的受教育程度也不高,保安学历教育和保安培训严重不足,导致保安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据近年的相关资料,目前可达到对保安业务要求较高的岗位技能的中专毕业生仅占从业人员的1.5%,中高级保安人才更是严重缺乏。在目前的保安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8%,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89%。
保安服务业普遍缺乏受过较系统、严格教育培训的初中高级保安人员,严重影响了保安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阻碍了保安队伍的职业化进程。
(三)加强保安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
为尽快解决上述问题,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确保我国保安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我国保安服务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实际,现提出以下建议:
1.将保安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学历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形成保安服务业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逐步提供素质有保证、数量充足、适合市场需求的保安专门人才。
2.将保安教育纳入国家职业教育振兴计划,并从国家设立的专项资金中予以支持,扩大保安职业教育规模,扶持保安服务行业紧缺人才的培养,鼓励有志青年从事保安职业。
3.制定保安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确立若干所保安职业教育培养培训示范学校,建立保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确保保安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实施。
4.加强保安专业的师资培训,大力提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逐步实行半工半读。